本科生教育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本科生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本科生教育>正文

“记录文化,反照历史”这里不止讲建筑

作者:向杰发布时间:2016-03-26点击率:

 (通讯员 向杰)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纪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3月25日,在13城规中外建筑史公开课中,作为主讲人的叶鹏老师便在课堂上践行着这位建筑大师的名言。

        课程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整体构架特征和建筑细部特征。在往届学生学习的经验中,这节课绝对是枯燥繁琐的“古文名词看图识字课”,然而让学生感到意外的是,今天的课堂却充满了新鲜感。

        叶鹏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将大量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穿插到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讲授中。讲到传统围合民居的整体结构时,叶老师用中国古代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俗语来解释传统四合院大门与垂花门的区别。讲到屏壁和影壁时,又将知识延展到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知识,而建筑细部结构的架梁斗拱、脊椽枋柱,其形制与规格原来是社会地位与等级的象征。每当叶老师延展性地“神游”时,学生们就会更为集中,故宫太和殿三层须弥座与佛教释迦摩尼“十八重天”的联系,武当山金殿与明成祖朱棣的关系,一个个历史文化典故让教室不时发出惊叹。

       “这些小东西背后都是有大讲究的!”在叶鹏老师看来,看似天马行空的讲授,实则是给予学生学习建筑学必备的历史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本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割裂历史文化单从工程结构的角度学建筑,我们的古建筑都是有故事有文化积淀的。”告别了枯燥地讲工程结构,为中国古代建筑赋予饱满生动的历史文化血肉,叶鹏老师的课堂不止讲建筑。